首页 全部分类

梨大食心虫

发布时间:2015-05-02     点击率:517

梨大食心虫 (Pear fruit moth)

【别名】  翅斑螟、梨云翅斑螟蛾、梨斑螟蛾,简称梨大;俗称吊死鬼、黑钻眼

【分布为害】   梨大食心虫Nephopteryx pirivorella Matsumura.,属鳞翅目,螟蛾科。是梨树的重要害虫。此虫常造成严重减产,特别是大发生年份,若防治不及时,往往毫无收成,分布在各地梨产区。 

【为害特征】   越冬幼虫为害花芽,从芽的基部蛀入,直达花轴髓部,虫孔外有细小虫粪,有丝缀连,被害 芽干瘪死亡。越冬后的幼虫从越冬芽内爬出,为害新芽。转芽为害时,先于芽鳞内吐丝缠缀鳞片,使不脱落,逐渐向髓部食害,外部有虫粪;花丛严重受害时,全部凋萎干枯。幼果被害时,蛀孔外有虫粪堆积,果柄基部有大量丝缀缠,使被害幼果不易脱落,尤其接近化蛹时,被害果实的果柄基部有白丝缠绕在枝上,被害果变黑、皱缩、干枯,至冬季仍悬挂在枝上,故称之为“吊死鬼”。

【发生规律】  梨大食心虫一年发生代数冈地而异,在吉林一年发生1代,辽宁一年发生1-2代,山东、河北、四川大部地区一年发生2代,河南南部一年可发生3代。一年发生2代以上的地区有世代重叠现象,各地均以1-2龄幼虫在被害芽内结茧越冬。越冬幼虫在梨花花芽鳞片露绿时开始出蛰转芽,花序分离时为出蛰终止期。转芽主要为害附近芽,越冬代成虫发生在6月上中旬至7月下旬,盛期在6月下旬。发生1代的幼虫即在最后受害芽内越冬,发生2代的,幼虫为害1个芽后转果为害或孵化后幼虫直接蛀果为害,在果内老熟化蛹,蛹期发生在7月上旬至8月中旬,蛹期9-10天。羽化习性同越冬代成虫,再产卵,幼虫为害3个花芽后越 冬。越冬幼虫在梨花花芽鳞片间露绿时开始出蛰转芽,转芽主要为害附近芽。花序抽出后,幼虫在花序基部为害。待果实长到拇指大时幼虫即开始转入幼果为害。大多数越冬幼虫出蛰后,先为害1个花芽再转果,少数为害2个花芽后再为害果实,也有部分幼虫出蛰后直接蛀果。一般l头幼虫可为害2-3个幼果。

【防治措施】

        (1)消灭越冬幼虫.越冬幼虫转芽较集中,一般在1-2天内完成,防治必须抓住关键时机。4月中下旬经常检查越冬幼虫生活情况,若天气突然转暖,幼虫又很活跃或已发现转芽要立即打药。喷施药剂可用30%桃小灵乳油2000倍液,或20%杀灭菊酯2000倍液,抓住时机喷一次药即可。

        (2)5月上旬开花时剪掉枯萎的花丛,6月中下旬,在成虫羽化前,摘除虫果烧掉。如果每年细心摘除虫果,可以基本控制梨大食心虫的为害而不必特意用药。

        (3)用药可参考梨小食心虫。

推荐使用:喷施“金太龙追肥宝”及同类产品效果更好。

网友评论
发表评论
用户名:
验证码:  看不清楚,换一张